大陸中央電視台CCTV10‧汪寅仙‧從藝點滴‧全手工製作扁南瓜壺
內容簡述:
大師汪寅仙
小時後住所 --- 從藝點滴 --- 吳雲根、朱可心傳藝過程 --- 改名 [ 汪朝陽 ] 淵源
--- 成名經歷 ---- 和朱可心合製 [ 聖思桃杯 ] --- 成名代表作品 [曲壺提梁壺 ] 製作過程
‧ 張守智教授設計 --- 傳藝兒子姚志源 --- 晚年傳藝學徒班
[ 全程有詳細解說 ]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43818979678961
简介:一块泥巴,在她手里千变万化,一把茶壶,被人卖出惊天高价,她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作品被世界六大博物馆收藏,她是中国紫砂界的泰斗。宜兴紫砂有“紫玉金砂”的称号,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人汪寅仙,出生于宜兴丁蜀镇陶瓷世家,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等制作名家,是现代陶艺名手,她的手法独特,以制作花货见长,她以写实的手法刻画自然生态美于花货上,善于将自然生态注入壶艺之中。
汪寅仙‧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女,1943年6月12日生,宜興丁蜀鎮人。曾就讀于丁山小學。1956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後師從吳雲根、朱可心、裴石民、蔣蓉等名家。1973年進廠研究所,得顧景舟大師指導。1976年至1977年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日用陶瓷美術設計培訓班進修。曾被評爲高級工藝美術師。并獲得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标兵、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号。現爲江蘇省政協委員。她從業30多年來,積極探索創新,集各派技藝之長,成爲紫砂陶瓷藝術4個現代風格代表之一和現代陶藝名手。其作品曾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美國、前蘇聯、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展覽,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并被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香港茶具文物館等單位收藏。? 代表作品有《冬梅茶具》、《曲壺》、《 王 回 王方 咖啡具》、《葡萄杯》、《漁翁壺》、《松竹梅壺》、《桃杯》(仿)和《供春堂》(仿)等。論文《紫砂塑器——花貨》、《花貨造型藝術和工藝技法》被收入文獻中。2001年10月24日,中國美術館在北京舉辦汪寅仙紫砂藝術展,共展出各個不同時期的紫砂作品150餘件,受觀展行家的一緻好評。
曲壶提梁壶
曲壶形象源于蜗牛的有机生态,通壶以一条涡线贯通,同时形成线与面的变化。线条处理清晰挺秀,静中有动。流与把所形成的虚空间与壶的实体对比强烈,巧妙地勾勒壶体的轮廓美。在紫砂陶艺的设计概念上,曲壶有着突破性的成就。